|
一、清明节又名踏青节
1、清明节,是人们进行祭拜的日子,同时也被称为,踏青节,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,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。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,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。每年一到清明节,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,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,纪念战斗英雄。民间有踏青郊游、扫墓祭祖等风俗,如今依然流行。
二、中元节别名七月半
2、中元节,在另外一种寓意之中,也被称为七月半、吉祥月、施孤、斋孤,道教名称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这一节日的文化含义是孝敬祖先。
三、寒衣节又为祭祖节
3、寒衣节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而且,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,又称“十月朝”“祭祖节”,民众称为鬼头日,相传起源于周代。寒衣节流行于北方,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,纪念仙逝亲人,谓之送寒衣。北方地区民众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、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“鬼节”。所以对于三大鬼节的说法,人们不用格外的抵触,因为是指不同的传统祭祀节日。
本文三大鬼节是哪三个,清明中元寒衣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