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远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61|回复: 0

农历九月初一是什么时候:农家园子里储存新粮食?

[复制链接]

23万

主题

23万

帖子

70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02557
发表于 2023-2-11 03:44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、农历九月初一日,正是秋收季节,农家整理场院,修整粮仓、粮窖。整理存粮,进行新旧粮食的交换。

2、治场圃:我国幅员广大,南北气候迥异,因此主要农作物的收获时间参差不一。大致长江流域,秋分前后,正是收稻耕麦的时候。黄河下游,则此时玉米、高粱都已收获完毕。黄河上游,庄稼也已经登上打谷场。

3、《诗经·幽风·七月》一诗写道:“九月筑场圃,十月纳禾稼,黍、稷、重缪、禾、麻、菽、麦。”《七月》一诗,本是周朝初年便于农人记忆一年所行农事的俗谣,由此,按照秋收冬藏的宗旨,可大致将九月作为农家开始收获、贮藏米谷等农作物的时间。

4、贮新粮:粮食的囤积,足以调剂年景的丰歉,故而古人有“三年耕,必余一年之食”的做法。我国的荒政制度,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在周朝就出现了。筑仓储谷,谷贱时增价买入,谷贵时减价卖出,以此调节米价的“常平米”方法,则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。

5、由汉代历隋唐而至宋代,三仓制度,常平仓、义仓和社仓已经十分完备,其中由国家经营管理的,有常平仓;属于民间及村社所有的,有社仓和义仓。此外,殷实农户及商人,在秋收时常常囤积窖藏足够的米粮,以备自己食用,或者待价而沽。这种贮藏,几乎足以维持粮食供需的平衡。

6、当新米上市,来源旺盛时,每每导致供过于求,价格低落;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,则求过于供,价格上涨。以果米为生的人,在这样忽升忽降的过程中,生活上就极易遭到剧烈的变动,国计民生,社会秩序,就会呈现出动荡不安的现象。

7、此时殷实农户和商人,可以将存贮的新粮随行情以增加十分之一利润的价格慢慢出售。政府和民间收购粮食的,则运用常平之法进行调节,或者平价出粜,或者账济赊欠,使一年中的粮食价格,基本保持稳定。

8、六月,早稻即将收获,而又正是晚稻青黄不接之际,因此地方士绅,应该分别察看所有积谷的粮仓,进行新旧粮食的交换。九月正当晚稻即将收获之时,应该再次认真检查仓储,按照收成丰歉以及米价的高低,收买新粮,或者散放存米。

本文农历九月初一是什么时候:农家园子里储存新粮食?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声远:www.shengyuanluntan.com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